亚洲精品另类在线观看,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,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,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

        <dfn id="cs4x8"></dfn><dfn id="cs4x8"></dfn>
        <span id="cs4x8"><acronym id="cs4x8"><th id="cs4x8"></th></acronym></span>

          <sup id="cs4x8"></sup>
            <dfn id="cs4x8"></dfn>

            中國西藏網(wǎng) > 即時新聞 > 時政

            西部陸海新通道發(fā)貨量增長迅速 為加快構建新發(fā)展格局注入新動能

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10 10:37:00來源: 央廣網(wǎng)

              央廣網(wǎng)北京1月10日消息 據(jù)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,是黨中央、國務院著眼共建“一帶一路”、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、促進區(qū)域協(xié)調發(fā)展作出的重大決策,是落實構建新發(fā)展格局戰(zhàn)略部署的重大工程。2021年2月和4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和廣西考察時明確強調,“要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”“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”。

              2021年,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提速增效,全年發(fā)送貨物量比2020年增長57.5%,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(huán)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(huán)相互促進的新發(fā)展格局注入新動能。

              搭載著成都制造輕型商用貨車的貨運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(fā),開往老撾首都萬象。

             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后的一個月內,累計發(fā)送旅客67萬人次,開行貨物列車380列,發(fā)送貨物17萬噸,客貨運輸呈現(xiàn)兩旺態(tài)勢。

              昆明東站營銷部部長許杰峰:中老鐵路通車后,昆明到萬象的貨運時間僅需30小時,貨品從開通初期的化肥、百貨,增加至目前的電子、光伏、通信、汽車、紡織等產品,以及蔬菜、鮮花等農產品,品類增加,貨值擴大。

              近年來,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提速增效,鐵海聯(lián)運班列、跨境公路班車、國際鐵路聯(lián)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不斷完善。根據(jù)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數(shù)據(jù),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全年發(fā)送貨物57萬標箱,同比增長57.5%。

             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——重慶鐵路口岸,每天發(fā)出的國際貨運班列超過10列。2021年12月20日,陸海新通道重慶鐵海聯(lián)運班列開行量突破2000列,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

              重慶市商務委規(guī)劃發(fā)展處副處長梁偉: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,讓“一帶”和“一路”在重慶進行了無縫銜接。通過這兩條國際物流大通道,有效帶動了重慶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尤其是東盟的全方位合作與交流。

             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(lián)運班列的不斷建設,廣西北部灣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也快速增長,2021年首次突破600萬標箱。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港口和我國面向東盟開放發(fā)展的國際門戶港,北部灣港2021年累計新增航線12條,目前共有航線64條,其中外貿航線37條,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200多個港口通航。

              上海一家船舶代理公司廣西欽州分公司船代部經理盧曉山告訴記者,得益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加快,公司今年新通道的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倍。

              盧曉山:以出口越南海防為例,貨物從重慶通過鐵路經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北部灣港出海,5天內就能到達越南海防,相較于江海聯(lián)運20天的航程,縮短了70%左右。

              2021年11月,名為“穆勒首爾”的集裝箱貨輪裝載著一批外貿貨物從重慶市啟運,經鐵路運輸至廣西欽州后,再由欽州裝船運至海南洋浦港,最后經洋浦中轉至馬來西亞巴生港。洋浦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交通運輸和海洋局工作人員潘孝峰介紹,這是在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實現(xiàn)“鐵海聯(lián)運+內外貿同船”相結合的運輸模式,將為西部通道沿線地區(qū)外貿貨物的出運提供更多物流方案選擇。

              潘孝峰:我們會加強與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聯(lián)動發(fā)展,加強航線布局的互補。我們還要繼續(xù)深化洋浦與重慶市的合作,推動各個領域的深層次合作。

            (責編: 李雨潼)
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