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源國家公園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借鑒
三江源位于世界“第三極”青藏高原腹地、青海省西南部,被譽為“中華水塔”,是中國重要的生態(tài)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,生物多樣性豐富。
2016年,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。2021年,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。經(jīng)過6年多的探索與實踐,三江源國家公園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,探索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,破解“九龍治水”、設立管護崗位、開展救護工作……
如今,園區(qū)內有維管束植物2238種,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9種,黑頸鶴、雪豹、白唇鹿、野牦牛、藏野驢等特有珍稀物種在此繁衍生息。三江源國家公園已成為美麗中國的一張靚麗名片。(素材來源: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生物多樣性之美|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一周年“答卷”:草原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逐步恢復 珍稀動物頻亮相
三江源國家公園位于青藏高原腹地,長江、黃河、瀾滄江發(fā)源于此,素有“中華水塔”之稱。[詳細] -
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(qū)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
與試點前相比,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(qū)植被面積增加51.27平方公里,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。[詳細] -
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(qū)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
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長韓強表示,未來將持續(xù)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,努力在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(xiàn)代化進程上作出應有貢獻。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