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精品另类在线观看,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,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,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

        <dfn id="cs4x8"></dfn><dfn id="cs4x8"></dfn>
        <span id="cs4x8"><acronym id="cs4x8"><th id="cs4x8"></th></acronym></span>

          <sup id="cs4x8"></sup>
            <dfn id="cs4x8"></dfn>

            tibet.cn
            home

            丹青影像展雪域新篇

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 2021-05-27 09:04:00 來源: 人民日報海外版


            看飛機(油畫)于小冬 攝


            金色青稞(中國畫)于文江 攝

              高原湛藍的天空上,飛機劃出白色的尾跡,形如宏大的拱門,引得趕集的藏族群眾仰頭眺望……油畫《看飛機》用古典寫實技法,定格了古老游牧傳統同現代生活方式不期而遇的驚鴻一瞬,傳遞出西藏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。

              拍攝于2014年3月26日的攝影作品《生日》,展現了西藏山南地區(qū)崗堆鄉(xiāng)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和64歲的老阿媽卓瑪拉姆一起吃蛋糕,載歌載舞迎接兩天后“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”的場景。只見老阿媽正伸手向孩子臉上抹蛋糕,一老一少笑容明媚,畫面后方“翻身農奴把歌唱”的橫幅尤為醒目。

              近日,由中國文聯主辦,中國美協、中國攝協和西藏文聯共同承辦的“雪域新篇——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美術攝影展”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。展覽通過86件美術和攝影作品,以新世紀創(chuàng)作的西藏題材精品力作為主,展現了西藏的大美風光、人文風貌和時代風尚,并以新舊對比的形式再現了新時代西藏的發(fā)展進步。

              伴隨著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音樂,展覽的帷幕徐徐拉開:展廳一側陳列的是美術作品,另一側則為攝影作品,展廳中央的3件雕塑增加了展覽的立體感。丹青影像,交相輝映。在每件作品的標簽上,都有詳細的作品解讀和背景介紹,讓觀眾可以深入感受藝術魅力,進而更加了解西藏的發(fā)展變化。

              青藏高原雄奇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極富特色的風土人情,無不令人向往,為中國美術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靈感富礦和無比廣闊的想象空間。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,西藏主題一直是美術家們熱衷的創(chuàng)作題材,從中涌現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。西藏主題也成為當代中國美術的重要母題之一。

              這次展覽有40件美術作品,薈萃了老中青美術家們在西藏題材上的藝術探索,其中既有李煥民等已故老藝術家的重要遺作,也有新一代中青年領軍人物自信時尚的藝術創(chuàng)新,包括新文藝群體美術家也投入其中,為展現新西藏積極創(chuàng)作,還可欣賞到出自多位藏族美術家筆下、融合傳統和當代的新興藝術造型樣式,令人耳目一新,藉以窺見近年來西藏主題美術創(chuàng)作的基本面貌。

              展廳里,雕塑家盛揚的作品《卓瑪》引人駐足。作品運用濃郁的裝飾風格,刻畫了一位藏族少女的形象——發(fā)辮精致,神情恬靜,富有神韻。90歲的盛揚告訴記者,他希望表現出的藏族人物形象,既有喜馬拉雅山堅強、剛毅的品格,又有朝氣蓬勃的新生氣息。因此,他以一個非常普遍的西藏女性名字——卓瑪為題,并選用石頭作為材料,讓該形象不指代具體的某個人,而是力求表現出藏族人民整體的精神氣質。

              畫家韓書力2020年創(chuàng)作的中國畫《唐古拉山下》,描繪了他第一次走過唐古拉山口時,藏族同胞看待來客那友善、純真的眼神。當年,這個畫面給韓書力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。在躬耕西藏美術事業(yè)40余年后,他將這份感動化諸筆端,流淌在畫布上,也流淌到觀眾心里。

              “我先后多次去過西藏地區(qū),創(chuàng)作了十幾幅西藏主題的作品?!碑嫾覍O景波說。這次,他帶來的油畫作品《大山谷》有著濃烈的色彩:褐色山巒和青色天幕顯得清冷神秘,牧人與羊群則平添了生機。夕陽把兩位牧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,在畫面上形成了如音樂般的律動感,讓人體味到人與自然亙古一體的詩意。

              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陶勤認為:“中國美術家通過對西藏自然人文風情持續(xù)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促進了中國美術從傳統形態(tài)向現代形態(tài)轉型。西藏題材的創(chuàng)作創(chuàng)新,為中國現當代美術史的演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審美動力,也為中華文化增添了一份寶貴財富?!?/p>

              在攝影作品展區(qū),一幅幅照片見證了70年來西藏發(fā)生的人間奇跡。其中既有珍藏的老照片,也有近些年攝影家們深入高原、聚焦群眾、展現今日西藏的新照片。在這些鏡頭里,美麗的村寨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,歡樂的笑臉洋溢在美好的生活里。

              幾組新舊對比作品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。例如,一組照片展現了西藏信息化建設成果:左邊的黑白照片《其樂融融》拍攝于1978年,強巴群宗一家祖孫三代圍坐在收音機前收聽廣播,眼里充滿了新奇和興奮;右邊的彩色照片《信息化走進千家萬戶》則拍攝于2016年,畫面中,西藏年輕人熟練操作電腦,正在學習藏文古籍知識。

              《畢業(yè)了!》拍攝于2010年6月22日,當天,西藏大學醫(yī)學院2005級預防醫(yī)學本科畢業(yè)生在布達拉宮廣場合影,將學位帽拋向天空。藍天白云下,他們的笑容無比燦爛。

              《藏族群眾與火車頭合影》定格了2005年青藏鐵路建設工地上的一幕:一群藏族群眾簇擁在火車頭前,對著鏡頭微笑揮手致意。該作品的作者是攝影家車剛。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,一直從事西藏題材的攝影工作。車剛說,希望能夠繼續(xù)用鏡頭講好西藏故事。

             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、駐會副主席鄭更生表示,攝影記錄時代、反映現實,中國攝協將繼續(xù)用攝影這種無國界的語言向世界展示美麗西藏,也將進一步團結廣大攝影工作者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更好肩負起為時代存照、為人民畫像的使命與責任。

            (責編: 李雅妮 )
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  email